首页

双s长靴踩踏榨精

时间:2025-05-25 09:55:24 作者:天津首次通过庆东直流引入1823万千瓦时甘肃绿电 浏览量:91103

  中新网北京3月9日电 (记者 吴鹏泉)“推动湿地资源价值实现”“发展壮大生态富民产业”“推动生态环境统一大市场建设”……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聚焦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并就如何“激活”生态优势提出建议。

  长江经济带横贯东西、承接南北、通江达海,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根本上依赖于长江流域高质量的生态环境。

  “长江经济带湿地面积占全国湿地总面积的21.5%,而人口和生产总值却超过全国的40%。”全国政协委员、江西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主任、民建江西省委会副主委赵波表示,高强度的资源开发利用,使得长江经济带湿地生态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阻碍了长江经济带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双向奔赴”。

  赵波建议,建设长江经济带湿地联动管护云平台,提升湿地管护和价值实现的数字化治理水平。

  作为长江“双肾”之一,位于江西省北部的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是国际重要湿地。全国政协委员,台盟中央常委、江西省委会主委,江西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副主任吕少军注意到,鄱阳湖周边地区仍存在少量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违规行为,生态补偿机制不健全,生产与保护矛盾突出。

  除严厉打击破坏湿地违法行为外,吕少军说,要有序发展生态种养、生态旅游、自然科普教育等湿地生态环境友好型产业,建立湿地生态产品认证体系,促进湿地生态产品价值增值。

  赵波同样认为,适度开发湿地生态旅游复合体,促进湿地保护与开发的良性循环;打通湿地修复和湿地占补平衡指标交易渠道,促进湿地碳汇产品价值转化。

2023年4月7日,航拍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刘家 摄

  如何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生态产品转化为富民资源?这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需要直面的问题,也是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在全国政协委员,江西省副省长,农工党中央常委、江西省委会主委史可看来,长江经济带九省二市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不同区域功能区划、发展任务目标不同,各区现行交易制度间存在较大差异,环境权益跨区域交易仍存在明显制度障碍。

  对此,史可建议加快推动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统一大市场建设,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机制,强化带内区域协作和区际联系。

  他还说,要发挥市场价格机制在产权流转配置中的作用,加快破除限制自然资源产权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的各种机制体制障碍;探索异地开发、合作共建等多样化生态补偿方式,逐步完善长江全流域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作为中国最长、最富有生态价值的河流,长江哺育了一代代中华儿女。长江经济带战略实施以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深入人心。

  九江是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也是江西唯一沿江港口城市,独拥长江江西段152公里岸线。全国人大代表、九江市市长蒋文定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当地将坚决贯彻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筑牢长江中下游生态屏障,加快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步伐。(完)

【编辑:刘欢】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总书记关心的世界文化遗产|良渚古城溯源流

——厚植发展“绿底色”,兴业银行发挥绿色金融领先优势,聚焦服务“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做好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的有效衔接,持续擦亮“绿色银行”名片,形成了涵盖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信托、绿色租赁、绿色基金、绿色理财等全方位、多元化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助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截至2023年末,集团绿色融资余额1.8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14%,其中绿色贷款余额8090.19亿元,继续保持股份制商业银行前列,较上年末增长26.99%;明晟ESG评级由A级上调至AA级,连续五年获得境内银行最高评级。

香港特区政府发表有关发展香港可持续披露生态圈愿景宣言

“鹅喉羚的脚印是桃心形、野猪的脚印是圆形,狼脚印是梅花形,它的趾甲比狗趾甲长……”10月24日10时30分,赵威站在院子里,绘声绘色地向同事传授辨别野生动物脚印的经验。

中国经济半年报多组数据表现亮眼!

“文化传播是由表及里的过程,海外友人只有了解中国人的‘衣食住行’,才有可能更深入了解中国的学术和思想。无论是日常化的传播还是各种文化活动,都要兼具形式与内容,让外国友人喜闻乐见。”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杨朝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川港深化职业教育合作 为两地青年搭建多元化升学阶梯

据了解,今年,广西交通运输厅将聚焦重大项目建设,持续推进南宁—湛江公路南宁至博白那卜段、百色—那坡—平孟公路(那坡至平孟口岸段)、连山至贺州公路(广西段)、龙胜至峒中口岸公路南宁吴圩至上思段(一期工程)等13个重点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加强督导检查,确保项目建设高效推进。(完)

部长通道丨孙业礼:“冰天雪地”正在变成“金山银山”

这是杭州加码企业用工保障力度的代表举措之一。在各地纷纷冲刺一季度“开门红”的背景下,去年GDP刚刚迈入“2万亿元”大关的杭州,当下把做好“人”的工作作为了重要发力点,在做好“留工、接返、招工”保障服务上动作频频。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